深圳市智慧水務建設項目

項目介紹:

生态環境保護工作在各級生态環境部門建設生态文明過程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從紛繁複雜的海量環境數據中挖掘出有效數據,将其迅速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成為全面提升環境保護工作水平和效能的關鍵。依托大數據、物聯網、5G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深圳市量身打造智慧環水綜合管理平台,用信息技術提升環境管理能力,為各區級“智慧環保”工程建設提供技術導向和框架。其中,僅龍華環水項目總投資已達1.7億,總體咨詢與設計由華昊承接,華昊提供全過程咨詢服務。

項目建設思路:

圍繞水務存在的河流水質監測時效性不足,偷排、漏排、污水超标嚴重,缺少坍塌、内澇預警系統三大現狀問題,智慧水務在“智慧城市”的整體框架上,依照《“互聯網+”綠色生态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通過充分利用已有的網絡基礎、業務系統和信息資源,增加前端感知設備,加強地表水、易澇點、水平衡、溯源、泵站、排水管網河道擋牆、水庫大壩等在線數據監測,梳理當前水務業務系統,整合數據資源、應用資源和服務資源,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挖掘和廣泛運用環水信息資源,通過更全面的感知、更整合的資源、更主動的服務、更科學的決策、更及時的應對,實現“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治水”全鍊條的智慧化管理,實現環水業務數據的集中化、精細化、标準化和暢通化,從大量繁雜的信息中快速、準确地發現趨勢、把握重點,全面提升環水管理決策和服務水平。

項目建設内容:

圍繞智慧水務建設目标,深圳市智慧水務建設内容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是水務監測業務;二是水務管控業務。具體描述如下:

1.水務監測業務

為實現“水源、供水、節水、排水、治水、水保”全鍊條業務的智慧化管理,采用物聯傳感技術對涉及河流、涉水污染企業、排水管網、易澇點、泵站、河道擋牆、水庫大壩等實現基本覆蓋。基于環水數據和業務應用,全面提升水生态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

2.水務管控業務

基于大屏顯示系統,整合業務部門現有系統所有的專業數據,進行城市運行監控,涵蓋了智慧環保、水情監測、雨情監測、實時災情、工程體系等業務管理情況,實現智慧環水相關業務運行狀态監測,數據主要包括:1)智慧環保相關數據;2)水情監測:水庫、河道、積澇點的水位預警,水庫、河道、積澇點的水位測站詳細列表,以及運行狀态(在線、掉線);3)雨情監測:水庫、河道、水文、氣象、其他的降雨測站列表,以及實時雨量;4)實時災情:上報的各類災情記錄,這些災情按等級分為特急、緊急、一般,按性質分為水務類、地質類、内澇、危險邊坡、建築類、水庫出險、河道海堤出險、市政類;5)工程體系:防洪排澇工程、水庫、河道、海堤數據、防洪排澇設施、排水泵站、水閘數據。6)水務視頻聯網監測:展示來自不同部門的視頻數據,包含智慧環保現有的視頻數據和公安相關視頻數據,并進行分類整合;對監控現場進行實時、有效的監控、顯示和記錄;從而實現遠程監控、圖像傳輸、智能調控、設備巡檢、曆史資料查詢等功能。

項目建設亮點:

1.新技術閉環設計,完善城市環境監管體系

建立“監測的準全、解析的快透、指揮的精準、監管的嚴實,再到監測評價”的閉環精細化監管體系。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台包括綜合監測、綜合管理、應急指揮、公衆參與四大子系統,整體設計思路是整合環境相關的數據,利用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模型設計,實現系統自動發現環境問題,通過平台指派問題、處理問題,形成整個環境問題處理的閉環。

2.深度利用數據,創新環保業務服務模式

在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台項目建設中,通過将雲計算與大數據處理技術有機結合,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分析、處理、深度挖掘與綜合應用。全面提升各環保監測、稽查執法、協同作戰等能力,并逐步開展以生态環境态勢分析為代表的預測環保業務探索,通過不斷深化預測環保應用來服務環境治理和指揮決策,同時面向公衆提供各類信息惠民服務,創新環保業務服務模式。其中,深圳龍華環水綜合管理平台在深圳各行政區中,實現了首個覆蓋全區的高密度空氣質量網格化,首個數據傳輸采用NB-IoT物聯網技術,首個納入大氣、水、噪聲環境、污染源等環境監測的綜合監管平台。

3.集約建設,資源共享,節省政府建設運維成本

智慧水務通過三層雲架構(即IAAS、PAAS、SAAS),推行“大平台、厚服務、輕應用”建設模式,在統一的雲計算大數據平台上攻堅,共建智慧應用,突破煙囪式、碎片化陳舊模式,為跨部門協同和多業務聯動開路架橋。

4.助力水務精細治理

在助力完善城市環境監管體系上,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台有四大優勢:“更快速”感知影響區域環境的監測指标,理清環境質量狀況;“更全面”掌握環境污染的過程和變化趨勢,防範環境風險;“更有效”提升環境管理、污染源監管能力和公衆服務水平;“更智慧”決策區域環境問題。最終達到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狀況,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舒适度的目标。


相關内容